近年來,彰師大山地服務社開始定點服務於南投縣仁愛鄉產業合作道路上的廬山國小、都達國小(原名平靜國小),在 112 年暑假擴大了服務地點,於南投縣信義鄉的人和國小進行服務。除了於寒暑假深入部落進行社區服務學習之外, 平日也會依照社區的需求進行「課輔一日營」及「彩繪部落」等活動。有鑒於服務的完整性與持續性,近年來每到夏季,便會前往位於人倫部落的人和國小駐點服務。我們希望藉由學長姊傳承至今十餘年的在地服務經驗,持續深化服務的內涵,並將服務的精神一屆屆傳承下去。
本次將於 2025 年 8 月 20 日至 8 月 23 日舉辦為期四天的暑期育樂營活動,依據學校的需求,在假期中推動校方平日無暇辦理或與學校願景進行銜接的課程,期望我們能從「支持」與「協助」等不同面相推動社區的發展。本次在與學校討論後,育樂營課程預計先帶學童們從「藝術與生活」開始。大自然一直是許多創作家的靈感來源,期待透過課程帶領學生認識不一樣的大自然,並結合生活周遭的素材,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動手實作。從認識大自然向外延伸至認識「色彩藝術」及發揮「創意思考」,並在各個主題中包含了數個次主題,除了單純講述外,亦規劃實踐性的課程內容,讓學童針對各項問題、議題思考解決之道,並落實於生活之中;也讓課程較為活潑不呆板。期望能藉由多元的課程,讓學童除了課綱上制式的課程外,也能接受多元的刺激,增進自身對家鄉環境的好奇,更讓學童學習關懷環境、跟上現代社會關注之議題,小至家鄉、大至世界。 此外,亦期望學童在參與的過程中能逐漸認識自己進而關心環境,在育樂營中有所成長。
我們秉持著對服務的熱情與憧憬,期望能不斷在人倫部落深耕,帶給當地學員乃至部落居民更適當、更貼近生活經驗的服務內容。承蒙每年人和國小校方 部落村民的厚愛,今年也會無懼炎熱的氣候,盡全力支持學校的需求,並給予部落最大的協助與關懷。
「想做你的 hidaw (太陽)」是山服人的精神,更是我們希望能傳達的學習態度,感謝有您的支持與協助,讓我們能有不同的學習體驗,勇敢做夢,讓他們能像太陽一般,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
大家好我們是中原大學基層文化服務團~
我們主要的營隊活動分成學期間的1日的黃金考驗營與寒暑假為期3~8天的寒暑營。中原基服團多年來多數都是到教育優先區為國小學童舉辦營隊,致力於給兒童一個有意義的課程活動。
今年寒假我們將繼續延續社團精神,希望能為更多兒童服務,並結合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三天的營隊引導學員從日常生活的視角了解永續發展。地球每一小時都面臨著資源消耗、氣候變遷和污染等挑戰,同時也經歷著貧窮、不平等、健康與福祉等社會議題。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營隊,推廣永續生活的理念,讓學員們理解如何通過日常行動,無論是節約資源、做出負責任的食物選擇,還是履行社會責任,都能對地球的未來做出積極貢獻,並且實踐SDGs多項目標,實現真正的永續生活。
1.活動依據(緣起)
由於這兩年在服務大里國小時萌生許多美好回憶,我們十分希望能持續將這份溫暖帶給更多小朋友,因此期望能與大里國小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社員們也期待著今年的夏令營仍有機會在大里國小舉辦,讓我們能夠發揚本隊的服務宗旨「服務、關懷弱勢小朋友」,帶給大里國小的小朋友愛與關懷。
2.活動目的
在傳遞愛與歡樂的同時秉持著服務的精神,並透過營隊的活動將遊戲與知識教育結合,讓小朋友們可以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建立健全的觀念和學習正確的行為。同時也希望能夠在與小朋友們朝夕相處的營隊裡,培養彼此之間的感情。
3.活動特色
本次夏令營將藉由知識教育與遊戲的結合,達到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時,讓小朋友們學習到正確的觀念。此外,在主題教室中將帶來不一樣的手作和運動活動,激發小朋友的創意與潛能,共創令人難忘的珍貴回憶。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服務隊(下稱教服隊)創立至今已屆三十三載,以創新的教育合作模式,體現教育乃「成己、成人」的志業,歷年來,於暑假內與不同學校合作,在全臺灣諸多縣市的國中均留有足跡。本屆教服隊承襲前屆的組織模式,為延續與服務對象的互信關係,經密切討論與審慎評估後,決議再次與永安中學合作,以期能創造最大服務效益,並與服務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有鑑於當前世界急遽變化,網際網路、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在在使得社會越發複雜。於這般變動不歇的環境中,非但人我間容易彼此疏離,就連自己也往往與內心異化,為此,以期能讓學員在活動中得到能可面對這變化萬千社會的能力,本屆教服隊決定將相關主題融入課程,設計包含社會、自我、自我與社會等三個面向的成長課,以及培養未來能多方應用的各項軟實力的逐夢課程。期盼能通過這次的營隊,幫助學員建立起自身的價值觀,明瞭自身於社會中的定位,並帶走能用於將來的多元能力。
本屆教服隊本於「一起成長,築夢茁壯」之核心理念,經慎察社會變化趨勢,並考量永安實驗中學學生之所需後,設計出「成長」與「築夢」兩大課程,以期能為當地學生帶來課本以外的知識:
成長課從「社會現象」出發,逐步回到「個人內在」,最終探討「個人與社會的互動」,助其對人我關係有更深入的認識與辨析;築夢課參考John Holland提出的何倫碼中的六大職業興趣面向,將課程分為六個不同的主題方向(實用型、藝術型、社會型、事務型、企業型、研究型),為其培養未來人生中能可活用的各項軟實力,期許在教服隊能在營期間參與並陪伴學員們生命成長的歷程。此外,為使學員於營期間能可充分享受活動的樂趣,除成長課與築夢課的安排,亦保留小隊時間以增進夥伴與學員的感情聯繫;舉辦運動會讓學員活動筋骨;設計成果展為整個營期收束總結,留與學員一個繼續探索築夢的未來。
我們是來自於成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過去幾年,我們曾成功推行多項國際與國內的服務學習活動。在國際方面,包括蒙古教育海外服務計畫、中國雲南環保廁所計畫、中國天津南開大學1+1海外服務學習計畫、新加坡樂齡服務計畫,以及非洲馬拉威飲水健康計畫。在國內,我們參與屏東循環經濟農業參訪及月亮季活動。此外,我們還執行了科普相關營隊,並推動無人機科學實作營,涵蓋多元化的教育實踐。
今年預計發起一場海外志工的活動,地點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滿納海國際學校。自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這些流離失所的孩童來到了土耳其,而滿納海恰好提供了這個避風港給他們。然而由於文化與語言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逐漸減少母語阿拉伯語的學習,並與過往故鄉的文化羈絆漸行漸遠。
我們希望可以用「五感」為出發點,引導他們透過食譜圖鑑創作、音樂創作、手工拼貼等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百寶箱,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與感受。
除了文化百寶箱之外,我們也發揮團員各自的專長與能力,分別設計了牙科知識、包紮練習以及感冒與月經相關的一系列衛教活動,希望可以將正確的衛教知識傳遞給當地的孩童。
「Together we serve, together we grow.」是成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的宗旨,希望可以在服務的過程中,同時也讓我們反思、自我成長。因此我們自10月份起便每月召開1至2次團隊例行會議,並每週固定時間會請具有相關經驗的講師分享海外志工的經驗、服務學習反思、阿拉伯語與文化課程等,提升能力的同時也互相交流、溝通彼此想法。
我們參考《我們這一家》作為這次營隊的卡通包裝,透過角色們的日常互動發想,帶領小朋友體驗各樣有趣的課程與活動。小朋友將學習從零開始的勇於挑戰自我,並在過程中回首看見自己的成長與突破。同時,透過橘子與柚子的校園生活故事,傳遞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團體活動裡該如何與他人溝通、互助合作,也是此次營隊無形中想要傳遞給小朋友的概念,希望小朋友理解「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From Me to We)」。
花媽的形象活潑、勤儉持家、重視家庭與努力生活,我們期許可以透過營隊感染小朋友像花媽及其他角色一樣,時刻充滿熱情與活力,並用友愛和關心的正向態度面對身邊的親朋好友。營隊核心圍繞「自我突破與團結合作」,旨在讓孩子們在互動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學會尊重彼此的差異,共同努力,創造更多可能性!
2014年寒假隊的「印尼西帝汶服務隊」為「泗水服務隊」的前身,並為泗水服務隊的出隊計畫種下了一顆服務的種子。
西帝汶隊除了到Oesapa小學和Lasiana小學及多個野外據點進行英文教學 ,也在社區組織活動,帶起當地的環保意識和觀念,並和當地大學生組織 MITRA 合作,由MITRA 擔任翻譯和服務的媒介,藉此帶動當地的服務能量。截至 2019 年止,MITRA 已正式於多處據點進 行英文教學服務,經評估西帝汶隊已成功達到服務在地化的願景,西帝汶第十屆結束服務後,正式將據點轉往印尼泗水的飛象三語學校,泗水隊也將針對適合服務的計劃以及地點設計服務內容。
2019 年「寒假國際志工泗水自組服務隊」正式成立,第 1 屆的印尼泗水服務隊由隊長徐媛圓、副隊長莊婕筠,以及帶隊老師東吳大學群美中心蔡志賢老師率領8名隊員,於 2020 年的寒假前往印尼泗水進行服務。即使因疫情暫停了一陣子的活動,但近期國境開放,經社團、社團指導老師和學校三方討論、 評估後,決議再次至印尼泗水服務。
第 6屆印尼泗水服務隊又即將啟程!將由隊長蘇芊樺、副隊長高子雁,率領 7名隊員,於 2025 年暑假再次前往印尼進行服務!